#英语世界

encore这个单词是怎么变味的:

来自Vulgar Latin,hinc ad horam -> from then to this hour,到法语中的encore/意大利语中的ancora -> again, still,encore从18世纪开始就承载着"再来一次"的意味。

如今法语里还在使用encore,比如下面的例句:
J'ai encore une question.
I have one more question.
看上去释义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吗?

18世纪初的时候encore就已经开始变味了,不过那时候的变味感觉还算温情的。当时在英国上流社会许多绅士喜欢去听歌剧、看戏剧,兴头上来了,就会在台子下大喊:"Encore!" 一方面为了秀法语、体现自己的阶级水平(就跟当时也喊Bravo!一样),另一方面是真心实意地出于欣赏,喜欢表演者、喜欢表演,所以欣喜地喊叫着,再来一次吧,再来一次吧!

20世纪末人们的娱乐形式有了更多变化,欧美国家有太多人都喜欢看演出了,乐队、歌手、团体,乐迷们当然也把encore的意味延展到了这里。

21世纪韩流来袭,音乐放送的舞台上也会有疯狂的粉丝大叫encore,不过encore的机会也就只有拿了一位的爱豆们才能享有了。这些爱豆们有些是真心实意想再唱一次,而有些则害怕自己真实的唱功暴露,成为笑柄。当然粉丝对encore的心态也大差不差,也许世界就是一把双刃剑呐。

有了这层释义之后,encore就被中文借来,被正式地翻译成了安可,在音乐会、演唱会等场合都有用处,甚至在郭德纲的相声中,也有人要他安可,要他返场,他还真返了。

不过从20世纪末到现在,安可的意味就有点被商业污染了,对的资本主义就是有这么可怕,本频道发什么东西发完之后都会痛骂一下资本主义。在这个视角下,许多真心实意爱粉丝的艺人都会准备一些让人震撼或感动的安可曲,等候观众们大喊encore,然后出场惊艳所有人。这样真挚的爱当然无可厚非,但有一些艺人开完演唱会之后非要眉飞色舞地跟观众说哎呀好可惜啊我要走了哦,然后转个背马上出来安可,一切就会变得非常的cheesy,甚至有点像gaslighting...

当然也有些酷酷的艺人是出了名不做安可的,比如Elvis。他们看重的可能是粉丝们当下的体验,而不是后续吊着吊着的掌控。

最搞笑的是法国人已经不再叫encore了,因为全世界都把encore偷过去开始乱喊,法国人自己已经悄悄地改口叫bis了(在法语中意为2)。法国人酷酷的。